Search

【容器玩法-拿物對準放】

(這篇分享文真是一波三折啊!
謝謝大家一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容器玩法-拿物對準放】

(這篇分享文真是一波三折啊!
謝謝大家一起討論,原本昨晚就想來分享的,無奈不斷被魚妹妹徵召,先向大家說聲抱歉。結果早上歷經自己手殘刪除一些段落後重打完,怎知按發佈竟然沒出現。😭😭😭😭😭,以後還是先打在記事本裡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好了🤣。)

寶寶拿物對準放的能力,可大概粗分為【手部動作】和【手眼協調】兩要素。拿取物品的大小、長短、形狀、重量、材質、擺放位置、投放罐子的口徑大小、穩定度,都會影響寶寶表現。

左邊的積木相對於右邊而言,少了旋轉的步驟,對寶寶拿物對準放是相對容易些。

宅媽一開始會挑選這類物品,讓寶寶全掌或手指對指拿好後,就能直接對準投放。投放罐的口徑也可先挑選大一些、較穩定的(可先放入一些實木積木增加重量,或由大人先協助穩定)。

右邊長形積木雖然多了旋轉步驟,但只要大人將積木立拿在手中讓寶寶拿,就可降低難度。

而且,這類積木放法,反到能增進認知。
在家長實際示範和肢體引導,寶寶多次嘗試練習後,就能成功。甚至,有些寶寶會更喜歡這類稍具挑戰的玩法喔!讓寶寶拿取各種不同物品,有助增進手功能發展和增進認知能力,更是日後發展形狀鑲嵌的前備能力喔!

宅媽很鼓勵家長自己自製,運用家中現有的箱子瓶罐,或是蒐集這類口徑稍大,合適寶寶投放的罐子。

投放物方面,同樣可利用家中物品,例如:各類型積木、瓶蓋、小鈴鐺球、沒水的彩色筆、筆蓋、其它玩具的零件、脫落的涼蓆竹木片、用不到的棉花棒……。一樣要注意大小和尖銳處,避免寶寶受傷或誤食。這類物品很能吸引寶寶注意,又可以廢物利用做環保喔!

#容器玩法拿物對準放
#形狀鑲嵌的前備能力
#廢物利用做環保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兒童發展、居家遊戲、育兒心情雜記
View all posts